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020-07-10 16:59

小学生心目中的教师是完美的,至高无上的,无人可替代。学生对老师也是一恭恭敬敬的,一切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样的师生关系,只是“授”与“受”的关系。师生之间缺乏亲密的交流,彼此的心灵是封闭的,感情是隔阂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师生间彼此接纳,彼此沟通,互相激励,共同提高,教师对待学生是热情的鼓励,中肯的提醒,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教师,乐于向教师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喜和忧,乐于与老师共同努力,争取成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巨大的教育力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同时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教育工作会事半功倍。那怎样才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师生之间应进行心灵的沟通,这样连接师生之间的一座永恒的友谊之桥,这座桥可让老师少走弯路,让学生健康发展。下面就师生间如何“沟通”,谈一些个人的观点与做法。
    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平等的基础上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老师绝不能挖苦、训斥和打骂、体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要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并要珍惜学生对老师的一片真情和敬爱,充分利用其与学生加强沟通。同时不要忘记理解学生。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理解,学生最希望老师能理解他们。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曾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老师对学生只有抱以深深的理解,才能产生真正的爱生之情,才能从心灵走向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按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教师从心底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报有期望,自然会从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自然会“抱之以李”,这种互动规律已被教育理论与实践所证实,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前说过,“我爱儿童,儿童爱我”,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班有一位插班生,成绩较差,而且在原来学校有过不良记录,因此,班里的同学或多或少的对他有点偏见,有一次,我校组织到电影院看电影,由于票少,人多,是两个孩子合坐一个座位,班里的孩子都不愿与他同座,于是我便对他说“来,和老师一起座!”他马上感激的坐到我的身边,其他孩子都以惊讶、羡慕的眼光注视他,让我奇怪的是,经过了这样一件小事,竟然改变了这个孩子的敌对心理
    从此,他不再和老师作对了,上课他也能够认真听讲,作业也能在老师的督促下,完成了。也愿意和老师接近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由此,我更加感受到,爱真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能融化冰封的心灵,得到美好,纯洁,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要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是首要条件。尊重和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平等也就没有尊重和理解。在教学工作中,许多老师对待学生表现出不平等,不管学生感受如何,也不管对错,不高兴就劈头盖脸狠狠地训斥学生,而且讽刺、谩骂甚至体罚,结果使许多学生畏惧老师,对老师敬而远之,有心事、有苦恼都讲给同学和伙伴听,而从不敢向老师倾诉。这种现象很普遍,它使师生关系出现障碍,为教育活动增加了难度,削减了教育效果和质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老师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懂得善恶的人来看待,对他们以诚相见,与他们建立真正的师生感情。另一方面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先进生和后进生要一视同仁,绝不能对学习好的高看一眼,对学习差的就不理不睬、漠不关心,这样会伤害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使整个教育活动受到不利影响。
     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任你。教师都喜欢好生,但一个班级总会有好生也有差生。作为一个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记得有一次,班级打扫卫生,一个平时学习不够认真的孩子参加值日,扫到教室某个角落时,他让班里的学习委员挪动一下位置,可是那个学习委员根本不理睬他,没有办法,他就冲学习委员喊了几句,结果却遭来了狂轰烂炸式的打骂,而且其他同学象看笑话似的,没有人说公道话,当那位学习委员反过来告状时,也没有其他同学做证,因此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那位同学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当我发现他很自卑时,就单独找他谈话,这才了解了真相!因此,我就此事在全班进行了教育,组织班会讨论,让大家都来谈谈“如果我受了委屈怎么办?”在自我检讨时,一并批评了那位班干部,也让那些不主持公道的同学进行了深刻的反醒!这样一来,同学们都说,老师处理的对,老师真公平!只有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让学生解除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与教师建立“不设防”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意图才会被学生心情舒畅的领会和接受。
    三、改变一下角色。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的职业特殊,以身作则尤为重要。在我们给学生提要求时,想想自己能做到吗?可能提出的要求就会更合理一些。我做不到四十分钟坐的笔挺,我做不到把看到的、听到的都记住,说实话,我大部分都记不住,我做不到对领导的话句句遵行,我做不到遇到不爱听的还得装出全神贯注的样子,我做不到每天像学生一样写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作业……如果列举,还有不知多少个做不到呢!所以,常设身处地的为孩子们想想,我们就会更加理智,会更加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