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设计 刘天敏
2019-12-10 10:17

教学目标:

   1. 认识“亦、抹、宜”3个生字,会写“饮、初”2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对西湖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对西湖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三秋闻桂子,十里见荷天。西湖令人陶醉的美景,在四时,在朝夕,更在同学们的眼里,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这处处好风光的西湖吧。

2.播放视频。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这是你们眼中的西湖,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去看看大诗人苏轼眼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和老师一起来书空课题。

3.齐读课题。你都读懂了什么?(谁在哪里?干什么?天气怎样?)

二、初读古诗

1.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各是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醒大家,自己读自己的)

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3.请同学们默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景物?板书:水光  山色

三、品读感悟

1.作者笔下的水光和山色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借助图片和注释同桌之间说说。

2.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预设一:晴天水面波光粼粼,(晴天,灿烂的阳光撒在湖面上,我们仿佛看到了                                                 

)3人,师点拨:的确是——水光潋滟,生接——晴方好。

预设二:山色空蒙,是呀,突然,天上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仿佛看到了                            

,师点拨: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云雾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远山时隐时现。此时的青山仿佛处于仙境。这真是——山色空蒙,生接——雨亦奇。                    

3.老师小结:这就是西湖,晴天波光粼粼水光闪动是那么美好,一场细雨又让它像披上轻纱那样摇曳生姿。真是——(指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板书:晴——好  雨——奇)

4.交流后两句

①出示后两句,看到西湖的晴天雨天都是如此的曼妙多姿,苏轼不由自主的把它比作了——生接“西子”。

②西子是谁?西施。西施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位美女,它是古代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该有多美呀?相信她无论是化淡妆还是抹浓妆都一样美丽,而西湖也像西子一样不论晴天还是雨天不论春夏还是秋冬都各有风姿。那真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人(评价语:1你读出了西湖的美;2你的朗读让西湖更美了;3你带着你的理解去朗读了,真会学习。)

③所以,从此西湖有了一个人景合一的美称“西子湖”,让我们带着赞美的情感再来读读这首诗。

5.情系西湖。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被西湖的美景所打动,苏轼和我们一样,也被西湖的美深深吸引。在杭州任职的几年里,他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游玩西湖。他身在西湖,心更在西湖。(你来读)他带领当地人民疏导了西湖,并筑堤防洪,这条修筑好的堤坝就成了著名的“苏堤”。同时他为了保护西湖,还建造了著名的“三潭印月”。

6.总结全诗。

让我们再来回顾这首诗:记住西湖的美,更记住苏轼那种心系西湖,心系苍生的情怀。

诗人描写了西湖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时呈现的不同风姿,通过大胆的想象,把西湖比作___________,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板书 赞美)

四、拓展阅读

曼妙的西湖不仅吸引了苏轼的眼光,也让无数的文人墨客驻足赞美。让我们走进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请你来读读学习提示:

默读古诗,圈出诗中提到了哪些景物?和同桌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你都圈出了哪些景物呢?谁来和大家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朗读2遍

五、读写联动

同学们:在周起渭的眼中,西湖如明月,“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

在白居易的眼中,西湖像图画,“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在苏轼的眼中,西湖是西子。“师:欲把西湖比西子,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老师的眼中,西湖就像夜空中的星星,闪闪发光,耀眼迷人。

在你的眼中西湖像什么呢?赶紧拿起笔来写一写吧!

总结:在你们眼中,西湖是明镜、是碧玉、是明珠……西湖时时刻刻都是那么美,那真是“欲把西湖比西子,(生接)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争取背熟)

2.拓展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下去之后赶紧找来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