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2020-11-06 19:25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20年11月16

立项号

2019XKT-YJ106

课题名称

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

闫彦妮

所在单位

西安莲湖庆安民航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一)研究的缘起

1、产生的问题

幼儿园是幼儿社会经历的第一环节。但是,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所以面临分离的时候,常常会恐惧不安,表现出分离焦虑。所谓分离焦虑,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在初入园幼儿身上,指幼儿与父母或其他依恋对象分离而形成的烦躁、忧伤、不安、紧张、恐慌等情绪。根据一些研究数据得知,大概15%幼儿会持续一星期左右,两星期的有65%,连续三个星期以上的分离焦虑为20%。短期的分离焦虑属于过渡期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幼儿的分离焦虑一直持续不断,不仅导致幼儿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影响幼儿与同伴的交往。甚至还会拖沓游戏活动,使幼儿课堂活动的有效性降低,影响幼儿的学习与游戏。如何通过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是幼儿园前期阶段工作的重点。

2、个人的关注

今年刚好带小班刚入园幼儿,就发现在刚入园的前两天有很多幼儿出现哭闹现象,成堆成堆的家长抱小孩、哄小孩。经过观察,发现一般幼儿的哭闹现象在入园适应两周左右都能有所缓解,但是有个别幼儿的哭闹现象持续了很长时期。虽然只有个别幼儿,但是会影响其他幼儿活动,降低活动的有效性。而且很明显的,幼儿会对一直哭闹的幼儿表现出疏离、讨厌的态度,不想跟他一起玩,这样会导致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差,不能融入集体。所以,如何消除这些症状成了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最迫切的事情。在幼儿分离焦虑期间,比较频繁听到一些家长向教师询问孩子哭闹的情况以及怎么解决。也有一些家长“威胁”幼儿上幼儿园。所以如何运用家园合作的力量引导幼儿在未入园之前对上幼儿园产生积极的情绪,正确对待与家长的短暂分离,以及帮助幼儿尽早地融入幼儿园生活当中是我想要去研究和思考的。

二、研究的意义

此次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完善幼儿初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的相关研究,让家长和老师对幼儿分离焦虑有比较全面和细致的认识,为家长和幼儿园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另一方面可以比较常用的缓解策略与

通过家园合作的策略的不同,为家长和教师提供正确合理的方案,帮助幼儿尽早融入集体生活,在幼儿园快乐成长。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关键词界定:

1、国内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定义

学术界对幼儿分离焦虑的界定至今仍众说纷纭,分离焦虑与其他许多概念,如分离性焦虑、离别焦虑、分离不安等存在相似之处。研究者由于研究目的、方向的不同,在选用分离焦虑的概念时侧重点也不同。国内,主要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诊断:儿童分离焦虑是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和不安。我国学者陈鹤琴认为,分离焦虑是个体因为不能达到目标而使自尊心受损时,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而又带有恐惧的负性复合情绪。还有一些学者把分离焦虑作为一种异常行为,探讨其分布特征、产生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如何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不合时宜的焦虑情绪等问题。一线教师都认为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抚养者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新入园幼儿的哭闹现象是幼儿分离焦虑出现的一种信号,是幼儿对所依恋的人和环境消失的敏感性反应。

 

2、国外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定义

分离焦虑是焦虑的一种,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的界定,分离性焦虑障碍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或与其家庭分离时过度焦虑和发展性不适。婴幼儿的分离焦虑障碍指孩子与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分离时,孩子因过度担忧对象和自己的安全,过度害怕分离及与对象再也不能相聚而表现出的过度焦虑行为。

鲍尔毕的习性学依恋理论认为:一个儿童与其母亲之间的联结一旦形成后,即使与母亲分离,联结也继续存在。婴儿与母亲分离后,会产生分离焦虑。凯根等(1978)认为,分离焦虑指的是个体与重要其他人分离时所产生的适当的忧伤,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正常反应。(Eisen, eta,l 2001)认为患分离焦虑的个体一般会表现出与分离有关的过度焦虑、抑郁和一些受焦虑影响的不安行为,哭泣、身体不适、逃避行为及采取获得安全的行为等主要症状。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规定和有关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幼儿分离焦虑:幼儿分离焦虑是焦虑的一种,是一种情绪障碍,是一种负性情绪,在新入园儿童中普遍存在,分离焦虑会导致新入园儿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二)课题名称的解读:

通过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树立好的生活习惯,与同伴快乐交往,帮助幼儿尽早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家园合作通过入园前家访、亲子活动、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等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性,帮助幼儿消除焦虑,家园合作对幼儿融入新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解决的主要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表现的观察,了解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实时反应,通过对影响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通过家园合作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二)研究的内容: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分离焦虑的表现,提出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来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法:搜集查阅大量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期刊杂志等,整理分析有关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资料。

观察记录法:以小班幼儿为单位实地观察,填写新入园幼儿成长记录,观察幼儿初入园的表现,家长和教师采取的措施,以及幼儿分离焦虑的变化情况。

访谈法:1、和家长进行交谈,了解在幼儿入园前家长的准备工作。2、了解个案幼儿及其家庭的一些情况,了解家长在幼儿发生分离焦虑行为后采取了哪些措施等来缓解幼儿的行为,为个案的分析收集材料。

调查法:调查幼儿园在幼儿分离焦虑这一时期开展了哪些活动,

 

与家长之间的合作联系。召开新生家长会;向新入园幼儿家长发放幼儿入园基本情况调查表。四)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0.9.1-2020.10.30)

1、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完善研究方案,进一步制作详细的课题推进计划,细化课题分工。

(2)查阅大量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理论学习。

(3)制定研究课题,权威政策文本解读,获得相关权威信息。

2、制定研究计划:

(1)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分类。

(2)实地观察,调查访谈,收集资料。

(3)针对不同问题开展研究。

(二)前期研究阶段(2020.11.1-2020.12.30)

1、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

2、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3、家园合作对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三)中期研究阶段(2020.1.1-2021.5.30)

1、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教研活动。

2、及时对个案进行观察,做好观察记录。

3、认真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

(四)终极阶段(2021.6.1-2021.8.30)

整理相关资料,全面总结,以论文形式做好结题报告,进行课题结题的各项工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预期效果

1、了解什么是入园分离焦虑,观察幼儿初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分析幼儿初入园分离焦虑的原因,提出通过家园合作来缓解幼儿初入园的分离焦虑的策略。

2、研究成果实施到幼儿个案身上,针对幼儿情况再进行具体研究。

3、还要继续加强家园合作。

二、成果呈现方式

1.论文

2.研究过程性案例若干篇。研究中观察的随笔、针对问题开展教研活动记录、个案观察记录等,随访记录。

3.课题结题报告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