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5—小场地限制下的体育教学
2020-07-09 17:24

小场地限制下的体育教学

    场地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体育教学能够实施开展的基本保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任务与方案,最终都要在教学场地上得到落实。目前,城区很多学校的场地场地资源相对匮乏,各项运动的开展在场地的限制下受到影响。下面将从课前准备、课中应变、课后反思进行阐述。

    课前准备主要是要与同课教师进行沟通,在上课内容、器材使用和场地分布上进行协商,在上课前确定好场地的使用范围和时间安排,提前谋划,根据不同老师的上课内容,充分、高效的利用现有场地。

    器材安排上要把握数量,器材过多容易干扰其他班级,器材过少学生练习达不到课堂要求。因此,要提前根据学生人数、场地分布、学习内容和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有限的场地内能充分利用器材。

    课中应变是指教师要时时关注场地上各班的上课情况,课前的所有准备只是通过主观思维的规划,要随时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变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当遇到突发问题时,可以根据场上现有器材,通过口令引导、组织安排让学生能够融入课堂,积极练习。在课中教师的思维和应变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有效、科学是课中应变的最终结果。

    课后反思是对每次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改善,找出原因,小场地的局限性很大程度的突出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场地的熟悉程度,方法的灵活多变,器材的合理利用等都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小场地只能限制学习环境,但是永远限制不住教师的思维,限制不住学生的想象,体育技术动作的掌握是以场地为载体,要想在小场地中实现大作为,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多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下功夫,让现有的场地发挥最大的功能,实现小场地有效甚至高效教学,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